公元1922年,民国元年,也是清朝覆亡后的第一年。
爱新觉罗家族已经是日薄西山,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里子虽然已经是千疮百孔,但面子还依旧保持一些不必要的风光。
满清最后一任皇帝——溥仪,迎娶皇后婉容进入紫禁城,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婚姻之盛况为当世人津津乐道了数月时间。
目睹的人数中,有不少在当时享有极大的声誉,便把所见所闻,写进了自己的回忆录,以方便后人查阅。
梅兰芳的居所,恰好位于迎亲队伍的必经之地。
他在自己回忆录中,清楚地写道:
凌晨三点左右,队伍浩浩荡荡经过帽儿胡同,唢呐声漫天飘舞,喜庆的衣服在漆黑的夜里,更显诡异的姿态。
婚礼出现灵异事件?
凭借梅兰芳先生的记录,完全可以判定迎亲队伍的时间和地点,没有任何异议。
但事情怪就怪在这点,除却梅兰芳先生的记录之外,婉容皇后的弟弟润麒,也记录了当天的盛况,不过他的记录的时间却是白天。
两者之间,同样的都是当时事件的亲历者,怎么会出现如此差异?
到底是谁出了问题?
还是婚礼出现了灵异事件?
1922年,距离今日也不过近百年的时间,大量的文献资料都可以供查阅。
其中有一个故事,从婉容的角度,做了比较详细的解释。
婉容,生于公元1906年11月13日。
父亲为晚清的内务大臣荣源,其地位显赫,家境优越。
婉容自幼养尊处优,可谓是含着金汤勺长大。
三岁时节,父亲找到算命先生为测八字,算命先生先是一笑,后又是一悲,看得荣源丈二和三,摸不着头脑。
他当即询问对方,女儿命运如何?
算命先生,只留下神秘的几个字:
是荣华,又非荣华;
是富贵,又非富贵;
是天堂,实乃地狱。
荣源请请求对方做进一步解释,算命先生以天机不可泄露为借口,戛然而止。
身在命局中的人,永远无法看透命运的迷局。
她们如无头苍蝇一样横冲直撞,直到最后也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后来的婉容,即使已经出国留学,学贯中西,依旧没有脱离家族的束缚。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导致了她后来一生悲剧的发生。
婉容回国之后,爱新觉罗家族以其气质高雅、才貌过人为由,直接将她安排为溥仪的皇后。
皇后,如果这个事件发生于康乾时期,这大概是家族的荣耀。
可惜这件事情,发生在封建社会的穷途末路之际,后人可以在一段历史结束后,较为清醒地看待这段历史。
生活在历史情境当中的人,却很难看透这段历史,这就是历史的局限性。
荣源也好,溥仪也好。
他们都渴望爱新觉罗家族的再次崛起,他们愿意为之而奋斗。
婉容就成为了这种希望的牺牲品,而出嫁当日发生的灵异事件。
即有很多人在夜间看到迎亲队伍。
恰好是这种悲剧的一种预兆,预示着这场婚姻将会以悲剧而收场。
事实的真相
这种提前性的预兆,自汉朝时期便有这种说法。
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的说法,即当地下的皇帝失职时,上天会通过种种异象来警醒他。
后来这种说法,逐渐从宫廷蔓延到了普通百姓的家中,百姓们无比迷信这些象征。
而灵异现象的出现,也确实印证了婉容的悲剧。
婉容嫁入紫禁城后,由于民国政府的限制。
她与溥仪一样,不得自由出入宫廷,只能生活在深宫大院当中。
加之溥仪失去了能力,两个人之间甜蜜生活少之又少。
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长期得不到阳光的照耀、雨露的滋润,等来的必然是枯萎的结果。
常年累月的哀思和惆怅,终于在1946年6月20日得到了解脱。
婉容在这一天脱离了所有的苦海,去向了西方的极乐世界。
以上的故事,从婉容的经历中,有理有据有节地解释了婉容婚礼当天的事件。
就像史书所言,汉高祖的母亲在云梦泽一带被巨龙伏身,后才有了汉高祖。
这个灵异事件所对应的就是,汉高祖刘邦建立了我国第二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汉朝。
当然,关于这个事件,也有人在研究了大量的资料之后,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他们提到每个人的记忆都不相同,在回忆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不同的偏差。
就像电影《竹林里》所演绎的那般,每个人都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回答问题。
润麒和梅兰芳的回忆,是否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呢?
婉容嫁给溥仪时为1922年,婉容的弟弟润麒当时不过才10岁。
众所周知,一个孩子的记忆总是模糊而零碎。
他们只能记住那些印象深刻的片段,并将这些片段引申为事情的全部。
润麒笔下记录的场景发生在紫禁城内。
虽然他没有提,但根据文字内容推算,他描绘的是婚礼发生时的情状,不是迎亲时的情节。
按照规矩,迎亲队伍应该从午门进入,遗憾的是大清已经覆灭,他们无法按照原来的规矩进行。
为了挽回皇室的颜面,他们将婚礼举办得相当奢华。
当时许多民国的官员,以及洋人试图想看时,都需要拿到一枚特殊的勋章。
没有勋章的人,只能在门外听着热闹的声音,却无机会目睹这一盛况。
幼小的润麒,对这一幕产生了非常深厚的印象,以至于他认为,婚礼的一切仪式都在白日进行。
却不知迎亲队伍,为了赶上一个良辰吉日,会在凌晨就出发,新娘子也在夜间就做了装扮,坐在自己的闺房内,静静等待着轿子的靠近。
那一天,不止梅兰芳一人见到迎亲队伍经过帽儿胡同。
这些人难道会集体说谎吗?
由此可知,梅兰芳与润麒的表述都正确,只是由于目睹场景的不同,导致了两种不同的印象。
一个目睹的是迎亲的时候,一个目睹的是婚礼的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