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廉颇
廉颇,嬴姓,廉氏,名颇 。中国战国末期赵国名将。公元前283年,五国联军伐齐时,廉颇带领赵军长驱深入齐国境内,攻取了阳晋。回朝后,被任命为上卿。
负荆请罪
公元前283年,赵国得到和氏璧,秦国提出愿以十五城换之,蔺相如持和氏璧出使秦国,靠着他的智慧,最终完璧归赵。
秦国攻打赵国,占领了石城。第二年,秦国再次攻打赵国,杀了两万赵军。此时,秦王想和魏王在渑池会盟言和。魏王害怕,不想去。廉颇和蔺相如认为惠文王应该前往,不能因此显示出赵国的软弱。后蔺相如陪魏王同往,廉颇相送至边境,在与魏王分别时说:“大王这次行期不过三十天,若三十天不还,请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希望。”廉颇的合理安排,让赵王没有了后顾之忧。同时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卑不亢的与秦王周旋,彰显了赵国的风采。
后蔺相如被封为上卿,还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忿,认为自己攻城之功,而蔺相如只是靠口舌,所以放言要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听到后,不与他相会,一上朝便称病不去。后有一次外出,看见廉颇的车子,便远远避开。蔺相如的门人很是不开心,认为他这般胆小,不值得自己再继续效忠。为了挽留门客,蔺相如才说:“强大如秦王,我依然敢呵斥他,廉颇将军比不过秦王,我如此避让他,是不想让将相之间出现不和,是把国家的急难摆在前面,而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面。”廉颇听到这些话后,脱去上衣,背负荆条,向蔺相如请罪,自此两人成了刎颈之交。
长平之战
公元前279年到公元前270年,廉颇攻齐伐魏征秦,皆胜。
公元前262年,秦攻韩国上党,上党欲降赵,于是秦赵两国发生了战争,公元前260年,赵王命廉颇统帅赵军阻秦军于长平。当时秦军几次打败赵军,士气正旺。而赵军长途跋涉,整体处于劣势,在此情况下,廉颇命避战不出。秦军无法坚持长时间作战,便用反间计,让赵王罢了廉颇职,用赵括为将。但赵括只会纸上谈兵,被白起大败。赵括被射杀,赵军被坑杀四十余万。
得势失势
公元前251年,燕国攻赵,赵王命廉颇为将,大败燕军,并乘胜追击,包围了燕都蓟城,迫使燕国割让五座城,这才解围停战 。赵王后把尉文一地封给廉颇,赐号“信平君”,并授官假相国。
赵悼襄王继位却后解除了廉颇的军职,廉颇也因收到排挤离开赵国,投奔魏国。但魏王并不信任廉颇,而赵王也因为被秦国围攻,想再启用廉颇,便派使者前去看望,结果使者被郭开贿赂,因此说廉颇一饭三矢,赵王认为廉颇老了,便没召回廉颇。后廉颇去了楚国,最终在楚国去世。#战国历史轶事# #历史人物的故事# #分享历史小故事# #史记人物#
以下图片皆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