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大规模使用黑火药武器,是世界上最早的。宋朝起了个大早,在北宋初年就发明了火箭、火球、火蒺藜(类似现在手雷等炸弹),成为守城的利器。但一直到南宋末年,却没有抓住好虫子,没有发明出管状的火炮,南宋丧失了唯一可以对付蒙古的致命武器。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火炮,是元朝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南宋已灭亡近20年了)造的,铜质铸造,碗口铳,全长34.7厘米,铳身竖刻两行八思巴字铭文表明其制造年代。
而欧洲在获得黑火药技术后,短短50年的功夫,就发展出了威力强大的管状火炮。
为何宋朝的原创发明改进慢如蜗牛,或者说慢如海马?我们今天谈谈这个痛心的谜。
突火枪
1,南宋的管状火器
南宋初的绍兴二年(1132年),陈规镇守德安府(今湖北安陆),军阀李横率大军来抢地盘,围攻德安多日。李横说,只要把以前他看中的一个伎女送来,就撤兵。手下人都劝陈规说,一个妇女就可以保住满城人的性命,很划算啊。陈规老先生却倔得很,坚决不同意,说:送一女子给贼人是为不义也。陈规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管型火药发射器,用大竹筒装火药,派几十个人手持大竹筒火药喷射器出城作战,把李横吓跑了。
陈规的竹筒里并没有装子弹,类似于焰火,只能吓吓敌人,烧烧敌人。
南宋理宗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发明了突火枪,已经是陈规之后100多年了,还是用竹筒,进步非常有限的,只不过加了子弹,射程非常有限,连神臂弓够不如。
又造突火枪,以钜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宋史兵志》
宋朝的原创发明进步很慢,但模仿能力却是一流的。
宋朝一直使用杠杆式抛石机,在所有的武器装备上都优于蒙古。蒙古大汗忽必烈从弟弟旭烈兀那里得到了一件神秘武器,超过了南宋。这个武器就是配重式抛石机(回回炮),用的是滑轮技术,抛出的石头更大、更远。配重式抛石机是德国人最早发明的,后来应用于十字军东征,阿拉伯人也学会了。旭烈兀西征阿拉伯时,就获得了这项技术。
蒙古大军用配重式抛石机,让坚守襄阳六年之久的吕文焕出降。但南宋在当年就模仿出了回回炮,在性能上还超过了蒙古的回回炮。
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沿边州郡,因降式制回回炮,有触类巧思,别置炮远出其上。《宋史》
很有可能是元朝发明了第一个金属管状大炮。南宋投降后,元朝获得了南宋大量的军事资料,其中就有突火枪的资料,再加上阿拉伯回回匠,造出了第一个铜管大炮。
原创不易,模仿容易。
科技交流也很重要。
希腊火
2,欧洲的希腊火技术为火炮奠定了炮管基础
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发明了希腊火来对付阿拉伯哈里发帝国。
传说是一位叙利亚东正教徒加利尼科斯,在公元668年将希腊火献给了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凭借希腊火,多次打败阿拉伯帝国的海军,像地狱之火一样把阿拉伯人烧得焦头烂额,使拜占庭在绿色扩张中幸免于难。
希腊火并不是一种炸药,而是一种猛烈的燃烧剂,正好可以焚烧阿拉伯人的木质战船。
炸药是自带氧化剂的,不需要空气的氧气就可以燃烧爆炸。
希腊火的主要成分是石脑油(轻质石油)和硫磺,可以浮在水面上剧烈燃烧。石脑油可以通过简单蒸馏石油得到。
希腊火的石脑油可以提供碳,但没有硝石(硝酸钾)提供氧元素,所以不是炸药。
东罗马帝国不断改进希腊火的喷射器,完善的希腊火喷射器有一个铜制的虹吸管用于加料,一个青铜铸造的管子用于喷出火焰。
这个青铜喷火管,在结构上类似后来的火炮。
欧洲人从阿拉伯人那里获得黑色火药知识后,很容易把希腊火替换成黑火药在青铜管子里试验。
1326年2月11日,意大利佛罗伦萨议会下达命令,要求铸造铁弹和铜炮(可能是黄铜,铜锌合金)。
1350年,德国出现了青铜炮。
1382年后的几年内,英国在伦敦塔安装了87门大炮,最大的重600磅(272kg)。
当时十字军东征刚刚结束不久,神圣罗马帝国与意大利各城邦、教皇之间战争频繁,英法两国矛盾重重很快也爆发了百年战争。
在战争和军备竞争压力下,欧洲各国争相发展火炮技术。只用了50年的时间,欧洲火炮就变得相当有威力了。
文艺复兴
3,欧洲十字军东征和文艺复兴获得了火药技术并改进了火炮
欧洲在十字军东征之前,科技落后于阿拉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一方面是战火纷飞,一方面科技文化也在交流。
欧洲人从阿拉伯人那里获得了中国雪(硝石),也获得了黑火药的配方。
1242年,英国的炼金术士罗杰·培根在《论艺术和自然的奇伟力量》一文中,就记载了黑火药的配方:
“将七份硝石、五份嫩榛树枝和五份硫磺放在一起,你将可以造出雷鸣与毁灭。”
欧洲人从阿拉伯和拜占庭那里,获得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资料,重新建立完善的逻辑、几何、数学、物理等知识,当然还有艺术。
这就是欧洲的文艺复兴。
当时的欧洲落后于阿拉伯,甚至对古希腊的文化都很陌生。但欧洲人承认自己的落后,刻苦学习,埋头赶上。
古希腊已经有系统的数学和自然知识。
欧洲在与阿拉伯、拜占庭的交流中,获得了后发优势,因为欧洲重新捡起了古希腊的理性精神。
短短的50年,欧洲的火炮已经非常普及了,并且威力巨大。
朱熹
4,南宋理学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导致空谈误国,也耽误了大炮
以南宋的科技水平,制造青铜甚至铸铁大炮,都是没有问题的。
问题的关键是:没有人想到用青铜和铸铁替代竹筒。
这才是要命的核心!
科举是宋朝知识文化的指挥棒。科举考试的内容是儒家为主,而孔子本人就鄙视农民,工匠比农民还低一等。中国古代没有形成系统的数学和科学体系,所以发明都是偶然性的,甚至是重复地偶然发明,没有系统的积累性。
北宋王安石变法,也进行了科举改革,比如废止以诗赋取士,增加事功类的科目。但王安石改革的内容还是在儒家的范围之内,并且变法最终失败。又因为蔡京等奸臣打着变法的旗号,让王安石的名声在南宋很臭。
理学趁机在南宋崛起。
南宋也有陈亮、叶适等人的事功学派,但他们也不敢打着王安石的旗号。
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曾经批评陈亮:
“看史只如看人相打,相打有甚好看处,陈同父一生被史坏了。”(《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三)
理学弟子多喜欢谈性理,鄙夷技术,空谈误国。宋理宗尊理学为宗,也无法避免南宋的灭亡。
士大夫不重视科学技术,再加上南宋孤悬在东亚,与先进文明交流困难。所以南宋在100年的时间内,还是在竹筒里打转转。
南宋没有一个士大夫曾试想用铜铁来替代竹筒做个大炮。
虽然可悲,但也是无可奈何。社会意识与社会名色相互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