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历史知识 >

明朝定都在哪个城市 ,为什么明朝的首都,直到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时期才最终确定

19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2-08 18:19:21    

说到大明王朝的首都,众所周知的是,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定都应天府,都城所在地位于今南京市,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篡位成功之后,迁都自己为藩王时的封地北平府,定都后更名北平府为顺天府。但鲜为人知的是,其实大明王朝的都城经过四代帝王不断地纠结之后,直到第五代第六任皇帝明英宗时期,才确立顺天府为大明王朝首都。直到崇祯皇帝自缢,大明王朝覆灭再无他议。

那么为什么大明王朝的首都如此“难产”与纠结?又为何几经周折后,最终还是定都于顺天府?

上图_ 明朝版图


  • 明太祖朱元璋的选都纠结


在朱元璋尚未自立门户建立地方政权的时候,就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决为行动纲领,最终能够获得逐鹿中原的最终胜利。而在这十几年的漫长征战过程中,朱元璋最重要的阶段性胜利之一,就是夺取集庆路(今南京等地)。正是在这里朱元璋完成了身份的最终蜕变,先是吴国公、再是吴王,最后是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

这样看来,大明王朝定都南京没什么问题,而且南京自古就有帝王之气(至少史书上有这么记载),但是朱元璋心里还是有所纠结。

上图_ 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


纠结一:革命尚未成功


在朱元璋称帝之初,大明政权依然处于南征北战的状态之中。当时的形式是,南方地区那几个地方势力,基本上已经是苟延残喘,就等着老朱皇帝“割韭菜”了。所以,此时朱元璋的主要斗争对象是北方的蒙元。果然,朱元璋仅用一二年时间,就将广袤的南方地区收复,终于可以全力以赴对付蒙元。

一旦北伐,应天府偏于东南的地理劣势立马显现。尤其是在征战西北的时候,在没有任何通讯设备的年代,前方前线与后方用指挥部之间信息传递十分不便。因此,朱元璋在取得原北宋都城汴梁(今开封)之后,在这里建立二都,称“北京” (开封古代的称呼),称应天府为“南京”。

上图_ 北宋开封城(汴京)平面布局示意图


纠结二:偏于一隅,不利于治国


实际上,应天府作为首都,这种偏于一隅的劣势并不是仅局限于战争时期。在大明王朝平定中原而完成“大一统”之后,这种弊端仍在显现甚至是有所放大。尤其是在北方残余蒙元势力虎视眈眈的情况下,定都南方显然不利于北方防御的指挥与调配。

针对这一极其不利的客观形势,朱元璋制定了两套应对的国策方针:

首先,仿照汉制,以封藩诸位儿子为亲王驻守边疆,所谓的“天子守国门”;

其次,考察北方诸城,另选址迁都。这一重任的主要主持人是太子朱标。

关于“天子守国门”非本人重点,不做赘述。太子朱标考察北方各地选址迁都确实是花了不少力气。

上图_ 长安、洛阳地理位置示意图


在发现汴梁无险可依之后,就彻底放弃恢复北宋旧都的打算。朱标重点勘察了长安与洛阳两地,这两地也是自古以来王朝定都的青睐之地。由于朱元璋本人更加青睐于长安,因此朱标对长安进行了多次勘察。最后于洪武二十四年,朱标由长安返回应天府后就一病不起,在卧病期间,朱标还是认真的给老父皇写了一份都城选址考察报告,报告中朱标本人更加倾向于洛阳而非长安。但是,随着次年朱标的病逝,朱元璋已经无心关注与办理迁都事宜。迁都之事暂且告一段落。

此外,在派遣朱标外出勘察之前,朱元璋还有意定都在自己的家乡凤阳。但是,由于凤阳的地理位置太差,每十年就极可能遭受一次重大自然灾害,最终不得已而弃之。尽管凤阳成不了大明王朝的首都,但朱元璋还是把这里定为中都,并且在此大兴土木,一度辉煌。可惜,凤阳的辉煌仅是昙花一现,随着朱元璋的去世,中都也就被彻底抛弃了。

上图_ 朱棣(1360-1424),即明成祖,永乐皇帝


  •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平


我们普遍认为朱棣之所以会迁都北平,是因为这里他为藩王时的封地,更加容易瓦解建文帝的统治残余势力,而实际上这只是他迁都的原因之一。而更为重要的迁都原因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尤其是蒙古人的南下。

自己的靖难是成功了,那么接下来的统治重点之一就是,尽可能避免类似事件的再发生,所以朱棣极大程度地削弱与限制藩王的军事能力与政治自由。因此,太祖时代的“天子守国门”体系,在成祖时期被完全推翻,同时更是把曾经主要镇守边关的藩王迁往内地,如宁王朱权,就由大宁口迁往南昌。而大宁口封地也因为靖难时,蒙古朵颜三卫的鼎力相助而赠予之。不得不说,大明王朝又失去了一块天然屏障。

上图_ 明清时期天津兴旺的运河漕运


如此北边边防的极度空虚,让朱棣不得不坐镇北方。而北平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帝王之都和自己地盘等历史背景,自然成为朱棣迁都的首选。此后朱棣更是凭借着北平的地理优势,大举出兵关外,将大明王朝的版图,在东北关外,向北延伸了一大块。

然而,定都顺天府照比应天府有一个极大的劣势,那就是首都的粮食补给成本要高太多。现今华北平原是我国粮食重要产地,但在明清时期,顺天府(北京)的粮食补给,必须从南方调配供应,而补给的物流运输首选漕运。而应天府仅需从周边取粮即可,着实比顺天府便捷太多。同时漕运不但成本极高,更致命的是,一旦遇到干旱少雨,漕运是步履维艰,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整个明清时代。


上图_ 朱高炽(1378年-1425年),即明仁宗


  • 明仁宗打算还都应天府


明仁宗朱高炽虽然仅在位十个月,但他确是一位大明朝少有的务实皇帝。在仁宗身上,似乎看不到一点其父好大喜功的影子。仁宗清楚自己既然没有太多“开源”的本事,那就主导“节流”,显然还都应天府就是必要的“节流”举措。

所以,仁宗皇帝一边命太子朱瞻基在应天府监国,自己则在顺天府主推还都事宜。但是,谁也没想到仁宗皇帝会突然在顺天府去世,还都事宜就此又告一段落。

上图_ 明代北京城


  • 明英宗最终颁布谕旨,确立定都顺天府


经过了明宣宗朱瞻基十一年的执政,顺天府为整个大明王朝的政治中心的统治体系已经健全,不但绝大部分的朝廷重臣也都生活在顺天府,皇帝的都城紫禁城也在顺天府建好投入使用良久。如此情况,再想要还都应天府,不但劳民伤财,更有可能造成新的政治动荡,这是基本解决藩王作乱的宣宗皇帝最愿意承担的后果,因此,还都应天府已经很不现实,也更不合适了。而且在北方定都,是历代“大一统”王朝的基本共识,自古以来,王朝的威胁主要在北而不在南。

明英宗冲龄继位不久后,就颁布谕旨,确立了顺天府为大明王朝首都,应天府为陪都。纠结了半个多世纪的大明王朝首都问题,终于尘埃落定了。

相关文章

转让和转租有什么区别店铺(关于房屋转租和租赁权转让的认定和处理)

关于房屋转租和租赁权转让的认定和处理  房屋转租与承租权转让,是房屋租赁关系变动和流转的两种典型方式,特别是随着商铺、写字楼等非居住用房投资的增加,其在实务操作中的应用也日趋普遍,但两者无论是在法律性质上、还是在实务操作中,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合同法对租赁权合同关系作了专章规定,但对租赁权的转让未
2025-06-07 01:09:50

投资什么能赚钱(普通人最佳的投资赚钱方式)

作为普通人,让资产长期增长的方法是什么? 是定投,长期主义,标的是什么呢,是企业股票,当然投资的前提是,长期的国运,是不是向上增长? 很多人可能被社会的大众意识所裹挟了无明状态。比如,房产,成为房奴,房产不一定是长期增长的,就像现在这个时期,2024年,房产这几年下滑几乎下跌了一倍。 而企业,
2025-06-06 16:30:26

房贷什么时间开始还款(房贷还款日期是如何确定的?)

房贷的还款日期是如何确定的呢?1、在签署贷款合同时,应当与银行确定还款日,并按照约定的还款日期进行还款。2、根据借款时间来确定。贷款后,银行将从贷款日计息,并告知借款人何时还款。当您完成首月还款之后,下一个还款月将在次日开始,而后续的还款日期则会根据您每月的还款日设定而确定。若当月无对应日,则按当月
2025-06-06 15:50:07

为什么要换空调雪种(家用空调制冷剂/雪种型号您了解多少?)

最近天气逐渐变热,家里空调的使用频率增多。有些朋友使用空调时感觉不凉快,这时第一反应都是:空调缺雪种了。那大家对雪种了解有多少呢?下面冷王科技为大家科普家用空调雪种/制冷剂吧!家用空调制冷剂介绍空调制冷剂就是雪种,又被称为冷媒,是空调设备制冷循环的工作介质,大家可以理解为制冷剂就是空调压缩机的血液,
2025-05-09 11:24:59

《三国杀》中喷子武将的艺术,满嘴骚话就算了,个个还顶得离谱

说到《三国杀》中的武将台词,那可谓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些人物台词非常霸气,有的略带伤感,也有的意境很唯美,总的来说这类武将的台词听起来经常会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但是“物极必反”,《三国杀》又怎会少得了那些能说会道的喷子武将呢?今天手杀菌就来说说这三位满嘴骚话的武将吧。陈琳陈琳作为汉末文学家、
2025-05-08 01:34:14

什么除水垢剂效果好(去除水垢:掌握实用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水垢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不仅影响水壶、水瓶等容器的使用寿命,还可能对水质产生影响。因此,掌握一些去水垢的方法是非常有用的。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去水垢方法。柠檬酸去水垢法柠檬酸是一种天然的有机酸,具有很好的溶解水垢的能力。使用柠檬酸去水垢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将柠檬酸粉末或柠檬汁涂抹在
2025-05-08 01: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