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旅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部队,前身为1930年10月成立的湘东红军独立第1师,后发展为红8军、红6军团,创建了湘赣边区革命根据地,参加了红二方面军的长征。
1937年8月,红6军团与红32军改编为八路军120师359旅,是八路军最早的6个主力作战旅之一,曾转战冀西和晋东南,后回师延安保卫党中央,以开展南泥湾大生产运动而闻名于世。
1944年10月,359旅抽调717团两个营、718团全部、719团一个营及补充团、特务团组成八路军独立第1游击支队(即南下1支队),由旅长王震率领南下华中。1945年3月改称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抗战胜利后,该部北返中原,恢复359旅番号,归中原军区2纵建制,旅长郭鹏,政委王恩茂。1946年6月参加中原突围,返回陕甘宁边区。
1946年11月,359旅划归新成立的晋绥军区2纵建制。1947年3月随2纵西渡黄河编入西北野战兵团。7月改称西北野战军2纵359旅。
1949年1月,359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军第5师,师长徐国贤,政委李铨,所属717、718、719团依次改称为13、14、15团。
革命战争年代,359旅久经考验,战功卓著。不仅以开垦南泥湾创造了战争环境下的农业奇迹享誉天下,更以“三次长征”即“红军长征、南下北返、进军新疆”的伟大壮举而载入史册。
在解放军所有部队中,359旅走的路最远最长,堪称最能走的部队。解放战争时期,南下北返和中原突围使359旅元气大伤,后经多次补充整训及战斗磨练,仍不失为我军西北主力部队。
该旅在晋西南、汾孝、陕北三战三捷、陇东、榆林、沙家店、运城、宜川、西府、澄合、荔北、扶郿等重要战役战斗中表现良好,共作战188次,歼敌41470人,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逐步掌握了大规模的攻坚战和运动战规律。359旅(5师)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西北的解放也付出了重大代价,共牺牲1779人,负伤6186人,团以上干部烈士就有12人。
359旅给国家和军队培养了大批领导干部和栋梁之材。据统计,在1955年至1965年我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期间,曾在该部工作过的王震、萧克、甘泗淇、李达、陈伯钧、彭绍辉等6人被授予上将军衔,王恩茂、文年生等18人被授予中将军衔,邓东哲、甘祖昌等98人被授予或晋升少将军衔。
此外,以359旅为母体分出发展的部队,师一级的还有两支,即一野2军6师和四野47军139师。6师前身是以719团2营为基础到渤海解放区扩兵组建的渤海教导旅,现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2师;139师前身为359旅南下华中时留在陕北的部队组建的南下2支队,后为兰州军区第47集团军摩托化步兵师、机械化步兵旅。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