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借必有贷,借贷比相等,期末值=期初值+期间入-期间出,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 费用,会计四流(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人力资源流),科目5类(资产,负债,资本,收益,费用(成本))
会计科目
资产科目
- 借: 资产科目 增加
- 贷: 资产科目 减少
负债科目
- 借: 负债科目 减少
- 贷: 负债科目 增加
借贷复式记账法的特点是:
- 采用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建立在会计恒等式基础上,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
- 账户基本结构是: 左侧为借,右侧为贷。
- 一般采用如上图所示的T行账户的形式来描述。
- 借贷所代表的增加、减少的含义并不固定,和账户的性质有关。
资产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 费用)
资产+费用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资产+费用+成本=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资产 = 权益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利润(或亏损) = 收入 - 费用
设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即收入、费用)等五类账户。 资产+费用+成本=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按代表左边有关内容的会计科目所设置的账户,一般都属借方余额型账户; 按代表右边有关内容的会计科目所设置的账户,一般都属贷方余额型账户
在会计实务上以“借”表示资产、成本费用的增加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以“贷”表示收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及资产的减少。
基本概念
意大利发明了复式记账法,使复杂的经济活动在会计上可计量。
复式记账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用相等的金额,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相互联系起来进行登记的,全面系统的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专门记账方法。
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会引起资金的增减变动或财务收支的变动。 [1]
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作用:
1、账户对应关系清楚,可以鲜明的反映各种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
2、账户设置适用性强,账户的基本结构为适用既反映资产,有反映负债的双重性质账户提供了理解的基础,因此,采用借贷记账法不要求所有账户固定分类;
3、依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记账,无论发生额和余额都保持借贷平衡关系,对日常核算记录的汇总和检查十分简便。
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曾出现过三种复式记账法,即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1993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记账必须采用借贷记账法。
账户与科目
账户根据会计科目开设,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反映会计科目的增减变动和结果,由账户的名称(会计科目)和结构组成。
科目: 自1993年7月1日起执行的(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将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共同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计六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