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至今仍是中华民族包括海外华人的重要节日之一。清明节古时也称三月节,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公历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原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全国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过此节日。
在中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据此来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清明节的文化意义非同寻常。它可以满足人们追思先人的情感需要,强化亲情关系。通过祭祀祖先可以追根溯源,吸取历史教训,从而更好地教育后代。寻根祭祖,怀念先烈,又能团结海内外华人华侨,心向祖国,增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气相关非遗民俗活动
茅山会船,流行于江苏省兴化市的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茅山会船,历史悠久。明朝嘉靖33年(1554年)倭寇从海上入侵沿海地区,骚扰百姓,茅山人组织船只,以竹篙为枪,配合官兵抗倭,歼敌千余名,此举得到朝廷嘉奖,御赐“五彩金龙旗”四面。茅山人以此为荣,年年悬挂此旗、赛船,逐渐形成茅山会船这种民俗活动。每年清明节前,茅山及周边地区自发组织会船活动。三更集合,五更祭祀,会船云集,游客如潮。水面上,旗幡如海,篙桨如林,会船如梭,锣鸣鼓响,万众欢腾,热闹非凡。
2014年11月11日,江苏省兴化市申报的清明节(茅山会船)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Ⅹ-2。
介休寒食清明习俗,流传于介休市及晋中的民间习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介休寒食清明习俗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也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存续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记忆,有重大的历史学、民俗学价值。主要活动有:禁烟火、吃冷食、祭祀、扫墓、插柳、踏春、踢蹴鞠、荡秋千、放风筝、斗鸡、赏花、咏诗,发黑豆芽、采柳芽、蒸面塑、戴柳圈、扫房顶、挂红兰兰纸、唱大戏等。
2011年6月9日,清明节(介休寒食清明习俗)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Ⅹ-2。
溱潼会船节,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活动。源于宋代。相传山东义民张荣、贾虎曾于溱潼村阻击金兵,溱潼百姓助葬阵亡将士,并于每年清明节撑篙子船,争先扫墓,祭奠英魂,久而久之,形成撑会船的习俗。溱潼会船主要分布在里下河水乡,纵横数百平方公里。会船通常分为篙船、划船、花船、贡船、拐妇船等五种类型,寄寓了民众的美好愿望和祈盼,期盼国泰民安、生活富裕、人世昌隆、人寿年丰。溱潼会船节一年一度,日期在清明节的第二天,被国家旅游局定名为中国溱潼会船节。属于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重点旅游项目。被誉为“民俗文化之大观,水乡风情之博览”,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称号。
清明节的主要习俗
拜清(清明拜祭祖先)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至后10天,有些地方的拜清活动长达一个月。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蕴含着精神信仰和节俗礼仪等内容。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节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节是传承信仰、家庭人伦的重要载体,清明祭祀是文化表达,是感恩先人、密切人情的重要方式。清明扫墓祭祖习俗经历代沿袭已成为固定的礼俗主题。每逢清明时节,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回乡参加祭祖活动,缅怀祖先。
扫墓祭祖是清明的重要内容之一。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据考古发掘,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发现了万年前的墓葬,经加速器质谱(AMS)测定,年代距今13500年左右,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是中国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表明距今1万多年前,岭南古人已具有明确的有意识墓葬行为和礼俗观念。 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全国因各地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在祖先祭祀仪式中慎终追远,在踏青郊游中享受春天,文化传承与身心调适是清明礼俗文化的重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