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理财的四大账户
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的家庭理财“四大账户”在家庭理财领域最具有影响力,按照这种思路进行投资与理财规划,是一种合理稳健的理财方式。
家庭理财的四大账户
按照资金的未来用途和投资标的的不同,标准普尔把家庭资产分成了四个账户(见下图):

一、日常开销账户(俗称要花的钱)
这个账户主要用于家庭日常生活,通常不超过家庭资产的10%,金额需要达到家庭3到6个月的生活费(备用金的功能)。具体标准由家庭成员的收入稳定性来确定,收入稳定的家庭,储备的资金可以低一些(3个月即可),而收入不稳定的家庭放入该账户的资金就需要多一些(6个月以上)。
该账户的特点是资金随时会用,因此所选择投资品种的特点需要是流动性强、安全性高的,如活期存款、定活通、货币基金、余额宝等,首先考虑的是投资品种的流动性与安全性,其次才是收益性。这个账户的管理要点是:日常消费不能节衣缩食影响生活品质,但也不能大手大脚无节制的消费透支未来的生活水平。如果该账户的资金占比过高,就会影响其余三个账户的有效规划。
二、家庭保障账户(俗称保命的钱)
这个账户主要解决家庭成员的保障需求,是一种杠杆型的账户,一般占家庭资产的20%。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细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保证家庭收入的功能,目的是为了避免家庭收入因突发事件而中断,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会有一笔保障基金来弥补因此产生的收入缺口,设立该保障基金的主要参数是月收入(或年收入)与退休年龄。该保障计划是为家庭经济支柱建立,资金大约需要占到家庭收入的5%,杠杆比例为1:100,该类风险发生的概率为千分之5到千分之7,所选择的投资品种主要为消费型的寿险和意外险。
第二部分是满足家庭健康保障需求的功能,保障额度为五年的工作收入与恢复健康所需要的相关费用(营养费用、康复费用、护理费用等),这个计划需要为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建立,资金大约需要占到家庭收入的15%(或者更高一点,根据需求确定),杠杆比例为1:25,该类风险发生的概率大约为70%至80%,所选择的投资品种主要为重大疾病保险、意外保险。这个账户解决的是一旦有风险发生(意外、重大疾病),会获得一笔补偿基金,用来应对家庭收入的中断和大额医疗支出。如果没有这个账户或者保障额度不足,很容易陷入卖房、卖车、割肉抛售股票的窘境。
在建立家庭健康保障账户时需要把社保的公费医疗、单位的团体保险以及个人所做的商业保险统筹考虑。不能因为已有社保或者单位已经提供了医疗保险就忽略了个人投保商业保险,因为社保的保障范围有限(请参考:有社保为什么还要购买重大疾病保险),而单位提供的商业保险又多数是一年期的,容易因健康原因而中断。
需要解决一个误区是,这个账户的价值不能用传统的投资收益率来衡量,需要关注的是保障功能的覆盖深度。
三、资产增值账户(俗称生钱的钱)
这个账户通常占家庭资产的30%,主要功能是为家庭创造更大的价值,账户的特点是追求家庭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其投资特点是高风险高收益,投资品种一般是股票、基金、房产、黄金、权益性信托产品、投资连结保险。
这个占家庭资产30%的标准并不是对每个家庭一概而论,而是可以根据各个家庭的风险偏好以及各投资品种的投资周期进行调整。
四、稳健收益账户(保本增值的钱)
这个账户主要解决中长期的投资与消费需求,如买车、买房、子女教育、养老等,一般占家庭资产的40%。因这个账户属于“刚性消费”,到了某个时间点就需要有相应的资金支出,因而对投资的安全性要求较高。而较长的储备时间,又要求这个账户可以抵御通胀、保值增值,不能到用的时候猛然发现资产价值大幅缩水,满足不了需求。因此对该账户投资品种的要求是收益较高、安全性较高、收益稳定,投资标的主要是债券、债券基金、储蓄型保险、固定收益类的信托产品、安全性高的金融创新产品(如平安陆金所的理财产品)等。
四大投资账户的运用
上述四大账户是家庭理财的基本配置,是标准普尔在调查了全球十万个家庭的理财状况总结出来的。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面临着不同的经济发展周期、各投资品种所处的不同投资周期以及人生的不同年龄阶段(同一家庭的单身期与家庭成熟期所做的方案就不同)带来的影响。例如2001年至2012年是楼市的投资黄金期,2005年至2007年是股市的投资黄金期,对于那些善于抓住投资机会的家庭,在投资的黄金阶段可以适当加大资产增值账户的比例(降低稳健收益账户的比例),而当房产、股票等价格处于高位时又可以适当降低资产增值账户的比例(加大稳健收益账户的比例)。在进行这种账户比例变动时需要注意的是: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尤其是资产增值账户,其投资比例最好控制在40%以下。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让生活因理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