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字的本义是指比雁大的鸟,即“鸿雁”,这是一种羽毛紫黑色、腹部白色、有黑色横纹的候鸟,也叫大雁,它们喜欢群居在水边;“鹄”,也叫天鹅,是飞得又高又远的大鸟,全身的羽毛均为雪白的颜色,只有头部和嘴的基部略显棕黄色,嘴的端部和脚为黑色。“鸿”字与“鹄”字组合成“鸿鹄”一词,指天鹅。“鸿鹄志”,即天鹅翱翔于天空的远大志向,也比喻志向远大和有抱负的人。
“鸿鹄志”,语出《史记·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有这样一个历史典故:秦朝有一个人名叫陈胜,字涉。年轻时家里很穷,曾经跟别人一起受雇给富人家种地。他对秦王朝肆无忌惮地征调劳役、不断加重对老百姓的压迫和剥削的社会现实十分愤恨、深感不平,于是下决心摆脱压迫和剥削,改变目前的社会地位。一天,放下农活到田埂上休息时,陈胜对同伴们说:“苟富贵,毋相忘。”也就是说:假如将来我们中间有谁发迹了,可不能相互忘记啊。同伴们听了,不免讥笑他:“受雇给人家种地,怎么能发迹呢?”陈胜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即燕雀哪里会懂得鸿鹄的凌云壮志呢!果然,胸怀大志的陈胜,后来揭竿而起,成为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
其实,“鸿鹄志”在《史记》记录之前便有人提到。《吕氏春秋》“士容论第六”:“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人亦然,诚有之则神应乎人矣,言岂足以谕之哉?此谓不言之言也。”意思是:骥骜的气质,鸿鹄的心志,能够使人们知晓,是因为这种气质和心志确实存在。人也是如此,确实具备了,精神就能使别人感知了,言语哪能完全使人相信呢?这叫做不言之言啊!
“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胸怀鸿鹄之志,勇往直前,努力奋斗。